武钢展示金风科技制造的风机模型。 受访者供图
如今,迎风转动的“大风车”成为达坂城新的代名词,达坂城风区已是中国风电行业的“样板间”,一如武钢所想的那样,成百上千的国产风机将源源不断的劲风转化为绿电照亮千家万户。“从进口到自主创新实现国产化,我国风电产业已经自主崛起,最初的那张白纸已是一幅璀璨壮丽的画卷,能源的饭碗已经逐步被我们端牢在自己手里。”武钢说。
武钢还说,党的十八大以来,中国风电产业取得骄人成就,在全世界新能源装备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,已形成了一个涵盖风电开发建设、设备制造、技术研发、检测认证、配套服务的完整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。同时,中国风电还积极“走出去”,为全球能源转型作出了贡献。
多年来,金风科技立足新疆,走向全国乃至世界。今年9月,金风科技成功签约乌兹别克斯坦Zarafshan500MW风电项目,实现了其在乌兹别克斯坦市场的重大突破。据介绍,此项目是金风科技在乌兹别克斯坦乃至中亚最大单体项目,建成后将明显改善当地的电力结构,满足50万户乌兹别克斯坦家庭的电力需求,每年将减少11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。
武钢表示,新疆周边的国家风能资源的储备也非常丰厚,可以把新疆的装备制造业和周边国家的能源转型有机结合,通过能源纽带来促进新疆经济发展,未来的前景广阔。
据统计,截至目前,金风科技制造的风机在全球累计装机超4.5万台,容量超过89GW,其业务遍布全球38个国家地区和中国国内30个省区市。并连续11年保持中国风电装备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,连续7年位列全球风电装备行业市场前三甲,在中国风机出口市场份额中占比60%。(完)
(新春走基层)“中国李乡”广东信宜:万树李花唤春归****** 中新网茂名1月12日电 题:“中国李乡”广东信宜:万树李花唤春归 作者 梁盛 陈子楷 冬将尽,唤春归。在“中国李乡”广东信宜市钱排镇、茶山镇等三华李主产区,时下正是李花绽放季节,洁白素雅、幽香扑鼻的李华漫山遍野,微风拂过,如“香雪”飘舞。 记者在有“中国三华李第一镇”美誉的钱排镇看到,今年,尽管次第而开的李花表现“不尽人意”,但全镇10万多亩三华李基地化的种植规模,足以构成一幅千山覆“雪”的壮美画景,吸引了各地游客闻香而至。 钱排镇街上车水马龙,人流熙攘;乡野间,李林里,处处欢声笑语,三五成群、随亲携友的男女老幼,穿梭赏花绿道间,一边谈笑风生,一边拍摄留影。 据当地果农李老伯介绍,每年春节前后,是李花最繁盛的时期。今年的李花因为分多批次开放,整体观赏度不是很理想,但“花疏而果硕”,今年三华李产销的行情应该比上年更看好。 据了解,钱排镇因“李”而富,因“李”而名。“中国李乡·山水双合”是钱排镇声名鹊起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新村。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,乡村变景区的“山水双合”,游客接待量突破了120万人次。 在钱排镇,路基已成雏形的县域副中心环城大道建设现场,一台台挖掘机、铲车、运土车、送料车往来穿梭,搅拌机机声隆隆,建设者们正冒着寒冷天气忙个不停…… 现场一位镇政府官员说,“每年春节假期,各地游客都爱扎堆前来钱排镇赏李花,当地的宾馆、酒楼应接不暇,交通压力需要得到缓解。距离春节还有10天时间,工人们正朝着阶段目标大干快上,确保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两不误。” 信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、钱排镇党委书记俞淮竞告诉记者,近几年来,信宜市三华李产业坚持走“一业独大、多元并进、农旅一体、产城融合”的发展路线,不仅打造了远近闻名的“银妃”三华李品牌和“春赏花、夏品果”的文旅品牌,还建成省级三华李产业园,发展三华李深加工、延长产业链。 作为三华李产业“排头兵”的钱排镇,已逐步实现了由“大”到“强”的转变,带动了地方旅游、餐饮、交通、运输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。该镇的“李花谷”“山水双合”风貌带,也凭借其独特魅力,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“网红”打卡点。 俞淮竞表示,目前,“李花谷”“山水双合”二期所有建设项目均已接近尾声,“中国三华李之乡”“中国三华李第一镇”的名片将越擦越亮。(完)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![]() 彩神地图 |